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经纬

【学术会议2025年第2期】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学术会议第1期

 

为推进新疆财经大学新文科学科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学科研素养和学术水平,把握学术前沿动态,孵化科研成果,借助对口支援学校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优质资源,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特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专家举办为期6天的2025年寒假边疆地区新文科前沿学术会议。具体安排如下:

一、会议名称:

边疆地区新文科前沿学术研讨会议

二、会议主题:

  新文科学术前沿、孵化科研成果

三、会议组织(主办、协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新疆财经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协办单位:新疆财经大学科研处、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疆医科大学人文学院

四、会议时间:

2025年2月10—15日

五、会议地点:

腾讯会议:70518660198

六、会议安排:

 

时间

具体安排

嘉宾

2.10

09:30—09:40

主持人介绍与会嘉宾

主持人:牛春燕副教授

(新疆财经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副院长)

2.10

09:40—09:50

会议致辞

贺萍教授

(新疆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

2.10

09:50—10:00

会议致辞

常培杰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2.10

10:00—12:00

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学史书写与对话研究

范方俊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2.11

18:00—20:00

为什么“触感”可以作为文艺研究的基本范式

夏可君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2.12

10:00—12:00

“远读”电影:数字人文视域下的电影研究

陈涛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2.13

10:00—12:00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

杨联芬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2.13

15:00—17:00

史料与当代文学研究的实证和虚证

王秀涛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2.13

18:00—20:00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前沿问题与转向

王昕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2.14

15:00—17:00

《儒林外史》研究的前沿问题

郑志良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2.14

18:00—20:00

北京话与普通话“来着”使用的比较研究

陈前瑞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2.15

15:00—17:00

岁时节日与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吴真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2.15

18:00—20:00

基于用法观的汉语副词演变研究

董正存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2.15

20:00—20:15

会议总结

主持人:李果副教授

(新疆财经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副院长)

七、专家简介

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在科研项目申报、学术论文发表方面经验丰富的教授组成专家团队,确保会议的专业性、权威性与实效性。

范方俊,安徽蚌埠人,文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学研究所执行所长,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主编。研究方向为欧美文学、中西比较文学和戏剧。

夏可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作《一个等待与无用的民族》,《无用的文学——卡夫卡与中国》,《无用的神学——本雅明、海德格尔与德里达》,《余让与诡异》。

陈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人文研究院副院长、影像实验室主任、交叉科学学术委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常驻嘉宾,国家虚拟仿真联盟中文专委会副主任,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青年创新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与新媒体艺术。

杨联芬,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20世纪中国小说研究、女性/性别与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等。主要学术兼职为《文学评论》编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茅盾研究会副会长等。出版《中国现代小说导论》《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浪漫的中国:性别视角下激进主义思潮与文学(1890-1940)》等著作。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王瑶学术奖等。

王秀涛,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曾担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执行主编,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五十余篇论文,曾获得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等奖项。

王昕,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代小说教学与研究工作。聊斋志异学会副会长,中国叙事学会理事。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项目、北京市重大项目等项目6项。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著有《话本小说的历史与叙事》(中华书局2002年版)、《漫说三言二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聊斋志异文化史研究》(商务出版社2021年版)等论著。

郑志良,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研究,著有《明清戏曲文学与文献探考》。

陈前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类型学与语法化的角度研究汉语时体问题。出版《汉语体貌研究的类型学视野》等4本专著及1本译著,发表论文近90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和重大课题各1项。

吴真,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俗文学、中日文化交流研究。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已出版专著《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中华书局2020年),《勘破狐狸窗: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人事与书事》(三联书店2019年),《为神性加注:唐宋叶法善崇拜的造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等。

董正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学者,长期致力于语法化和语义演变研究,在汉语量范畴、手部动作向口部动作等语义演变领域有一系列优秀成果。另外,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在面向留学生的汉语虚词教学与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方面也有一定成绩。